文章内容核心观点提取:财税方面的工作、当前税务工作重点
李老师讲财税
2020年还有最后几个小时,2021年即将到来,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都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忙的时期,12月既是季度末又是年度末,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还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的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对于企业财税人员来说,特别是财税负责人,12月更加紧张而忙碌——除了完成常规工作,还要对年度财税工作“收口”,有些事情是年末必须要完成的,所以就很辛苦。
那在财务工作中,哪些财税工作是年终岁尾的重点工作呢?
一、盘点货币类资金
企业财务人员要与开户行对账、盘点库存现金,并核实各种保证金、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专用账户资金余额。如果有内部暂借款的,可采取报销或余额收回方式,清理职工因公借款、清理内部其他暂借款。系统盘点企业持有的支票、汇票等各种票据。对于已开出的各种票据,要跟踪目前的承兑情况。
核实往来账款
企业财务人员要注意在12月31日前后一周内完成与客户、供应商的对账工作 ,应该开具发票的要及时开具,应取得发票的要及时索取。
清收各项到期的应收款、支付各项到期的应付款
实务中,可以先按账龄统计应收款余额,然后,结合应收款收回的可能性,以及核销坏账额度对企业当年经营业绩的影响,提出坏账核销方案,准备核销资产资料,并评估应收款减值准备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二、盘点实物资产
企业财务人员应在12月31日前后的一周内,完成资产盘点工作。
三、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快报)
企业财务人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快报),测算当年财务预算管理指标,并据此编制年度财务预分析表(简报)。
四、准备次年的 财务预算 计划(草稿)
2021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等会计政策将要实施。因此,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大中型企业,要在这段时间准备会计政策变更意见方案和会计估计调整意见方案,进而编制次年财务预算计划(草稿)。
五、梳理评估减免税事项政策执行情况
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减免税政策代码目录》梳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具备的条件,准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必需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要注意检视已享受的各项税收优惠事项的会计核算情况,整理税收优惠备案或申报资料。并分析、评估适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适应性。
会计年终工作
1、清理债权债务,做好应收应付的核对和催收工作。
2、对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工作,做到帐实相符。
3、做好全年财务分析工作。
4、会计凭证、明细帐、报表装订,进行会计档案归档整理工作。
5、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准备工作。
6、下一年度建账准备工作。
财务工作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集团各成员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又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
2、现金平衡原则
现金预算可以说是筹资计划、投资计划、分配计划的综合平衡,因而现金预算是进行现金流转控制的有效工具。
3、 收益风险原则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收益、风险三位一体的观念,以指导各项具体财务管理活动。
4、利益协调原则
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离不开处理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内容各部门、债务人、被投资企业、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
年底涉税风险需要注意:1、年底购充值卡,取得“发票”,能否列支成本费用?
企业在销售充值卡时,通过增值税税控开票软件:选择“未发生销售行为的不征税项目”下601“预付卡销售和充值”项目编码开票。发票税率栏应填写“不征税”,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是说,由于永远无法取得发票,企业可以凭预付卡销售发票列支相关成本费用。
2、股东向企业借款没有归还有何风险?
个人股东向企业借款,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挂股东个人的借支,到2020年底,股东既没有归还也没有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这样一来,股东将会被征所借款项20%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个人股东的借款年底一定要归还,需要时,来年再借。
3、企业成本费用没有取得发票有何风险?
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也就是说,没有发票也可以列支,只要能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取得发票即可。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这份资料能够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