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要素如下:金融资产会计计量、关于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原标题: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怎么理解
文章摘要: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就是如此,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怎么理解
后续计量是指当有充分恰当的证据表明一项已被记录的项目,其价值在初始计量后出现增加或减少的变动时进行的再计量,它确定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价值。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就是如此,
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2、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3、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扩展问题一:怎样理解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应采取不同的后续计量基础
你好,
1、摊余成本法指的就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在经过下列调整以后的结果:
2、扣掉已经收回或者偿还了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掉金融资产已经发生的减值损失。
3、一般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来进行计算利息,投资成本减去利息之后得出的金额。计算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