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帮创业
最近有个朋友着急忙慌地打电话给我说,他被税务局查了,情况很不乐观,问我怎么办,能怎么办,该补的就赶紧补上,偷税偷税可不是小事,之前那个某某冰,不就是因为偷税漏税给曝光了吗,轻则补缴税款,重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有些朋友就好奇了,税务局是怎么知道我的经营状况的,纳税申报不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申报的收入、成本费用来核算的吗,那不该我申报多少,就交多少吗?打个比方,我一年卖了10万件衣服,但是我就只申报5万件,同时在员工工资方面,实际我是发个员工每个月6000元,但是我就只承认4000元,这样一来也为员工减轻了纳税负担,二来也躲避了相关的税费,一举两得。那税务局是通过什么来辨识我们是否有少报呢?
第一种情况是根据举报。比如消费者举报,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向你索要发票,你不能提供的这种情况,就很可能导致消费者举报;再比如离职员工的举报,一般普通员工举报的可能性比较小,重点是离职的财务人员;或者还有就是同行公司的举报。这些举报动作都是税务局接受偷税漏税案源的入口。
第二种情况税务稽查。税务部门会不定期地对一些企业进行深入的税务稽查,主要核实企业的经营状况。稽查的方式很多,你可别放松。比如对你的库存量,对你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调研,对你的银行流水,甚至对你的搬运工送货员,都可以进行调查。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指标明显异常的,那么就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了,你就得当心了。
第三种情况调用水电气等耗能数据。这有什么好看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水电气等耗能常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你的企业却一直存在零申报或者亏损的状态,那你说这是不是有问题呢?
第四种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发票开具和申报比对,增值税收入和所得税收入比对,以及进项、销项税额发票比例分析等。比如,增值税额是销项税减去进项税。税局通过进销比对,先比对进货和销货发票,统计货物的进销数量,然后盘点库存,问题一下就出来了。
第五种情况发票。 按照规定,每一笔进项税都需要有收到的进项发票来证明,你想有进项税,就会要求供应商给你开发票,供应商也必须要求他的上游企业给他开发票,否则就会交很多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链条中的每一家企业都得给别人开发票,都得积极给上游企业要发票。
同时,税务局查少交税往往也都是围绕虚开发票来的,虚开是指发票都是真的,但没有这种业务,实际没有买卖,但直接开具了发票。虚开发票也是一个链条,但这个链条绝大部分都会断裂,税务局都会一直沿着每张发票的去向在全国范围内一直追查到底,会把所有涉及的企业都检查到。
第六种情况金四系统。大数据时代,一个人都没有秘密了,你认为一个企业还能有什么秘密。金四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统一共享,企业开票的收入、成本、费用数据一目了然,可以说一个环节出错,整个链条都会被查,系统也会把有疑点的企业挑出来重点布控。
各位老板朋友,现在知道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除了传统的信访举报,巡查检查之外,完全通过各类信息化的系统,大数据的应用,轻轻松松就能查看一家企业是否存在异常,所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企业最重要的是讲诚信!